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裡·納伊米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說,即使國際油價跌到每桶20美元,沙特也不會減產,減產只會讓其他競爭對手搶占沙特在原油市場的份額。
  納伊米在《中東經濟調查》周刊刊登的最新一期專訪中詳細闡述了沙特石油政策背後的考量。他強調,在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沒有減產的時候,期望歐佩克主動減產顯得“不公平”。“不管(油價)跌到每桶20美元、40美元或者50美元,這(與減產決定)無關,”納伊米說。
  沙特主導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上月底決定將原油日產量保持在3000萬桶水平不變,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今年6月至今,國際油價已下跌約50%。
  作為歐佩克主要產油國,沙特眼下日產原油960萬桶。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沙特是唯一一個擁有相當規模閑置產能的原油出口國,以往會借助增產或減產減少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
  不過,沙特在這一次油價暴跌中的“不減產”立場堅定。納伊米說,歐佩克成員國原油產量目前占全球原油產量的不到40%,不能算作全球的主要原油供應方,單方面期望歐佩克減產是一種“扭曲的邏輯”。
  法新社報道,自2006年以來,來自美國的原油出口量已經增長超過40%,原油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不過,美國頁岩油的開采成本大約是中東地區原油開采成本的3至4倍。“讓一個非常高效的原油供應商減產,而低效的原油供應商繼續維持產量,這合理麽?”納伊米在21日接受的採訪中說,“如果我減產,我的市場份額怎麼辦?價格上去了,俄羅斯人、巴西人,還有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會搶走我的份額……我們才是最高效的原油生產商,期望我們減產,這讓人難以置信。”
  納伊米說,歐佩克過去嘗試尋求在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達成一種共識,以穩定國際油價,“但根本不可能”。
  他說,油價今年早些時候還在每桶100美元以上,這個水平“我們也許不會”再看到,但油價應該會反彈。
  提及油價下跌對產油國經濟的衝擊,納伊米說,沙特等海灣產油國的原油開采成本在每桶4美元至5美元,“有能力抗住”低油價的衝擊,“在我們感到痛苦前,(其他產油國)已經遍體鱗傷”。
  徐超(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原標題:有油就是任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m84vmnvk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